自开展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工作以来,荣县法院坚决贯彻上级法院工作部署,紧盯“执行到位”,努力将胜诉权益兑现为“真金白银”。2022年实现首次执行案件实际执行到位率46.48%,恢复执行案件实际执行到位率55.43%,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3.44亿元,近三年和2021年执行到位率和到位金额均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一。
紧盯“执行到位”,加强内外统筹,深化工作格局
一是依靠党委领导,统筹外部力量锚定执行到位。定期向县委、县委政法委报告执行工作重大情况,全面梳理从源头解决执行难存在的突出问题,将执行难综合治理纳入依法治县工作,确保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在县委领导下有序开展。依托执行联席会议制度,持续加强同县公安局、不动产登记中心、发改局等单位的深度协作,共同深化查人找物、打击拒执犯罪、失信惩戒等执行机制建设。
二是压实主体责任,统筹内部力量靶向执行到位。全面落实“一把手抓”“抓一把手”执行工作机制,强化院长主体责任,执行局长管理责任,加强内部立审执衔接与服务保障。审判部门加强案件保全、财务部门加快案款发放,确保有资产可供处置和快速变现。强化后勤保障,积极争取财政支持,将执行指挥中心改造升级、司法救助、网格员补助纳入财政预算,夯实执行实施的物质基础。
紧盯“执行到位”,突出工作联动,强化查人找物
一是网格联动,强化财产调查。依托“智慧执行”APP“网格协助”功能,与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形成有效对接。在被执行人住所地、社区公示失信人员名单,发动群众提供执行线索,向网格员推送司法送达、行踪查找等执行协助信息。三年来,发出网格12746条,反馈率96.23%。二是公安联动,强化被执行人查找。通过公安人口信息及时核查被执行人情况,定位被执行人行踪,有效控制被执行人,依法适用拘留、罚款等强制措施,惩戒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。自公安机关协助查控以来,查找被执行人42人,被执行人到案后主动履行案件占比85.7%。三是社会联动,强化线索挖掘。借助“两微一端”发布执行悬赏,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,开启有偿查人找物,一旦发现财产线索均可通过12368法院专线或执行指挥中心电话举报,资产变现后按比例奖励举报群众。三年来,共发布执行悬赏13期,有偿查找69名被执行人财产线索。
紧盯“执行到位”,完善执行机制,优化财产处置
一是完善繁简分流机制,优化集约处置。按照“简案快执、繁案精执”的要求,明确分流标准,设置1个简案团队办理无需资产处置案件,建立3个繁案团队高度集约资产处置,简案团队一旦核查出需处置资产案件,立即转化为繁案,实现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规范高效处置。二是完善指挥中心运行机制,优化财产变现。着力监管财产处置、案款兑付两个关键环节,确保在案财产有效管理,提高财产处置效率。依托案款管理岗,日巡查、周通报、月分析,常态化推进到账案款发放,努力以最快速度将胜诉权益兑现到当事人手中。三是完善内外宣传机制,优化成交效果。委托辅拍机构采用点面结合宣传方式,发布拍卖公告,吸引竞拍买家。针对房屋、车辆等财产设置处置专场,面向全社会介绍标的物信息,避免资产因无人竞买流拍。三年来,集中处置资产5868件,网拍成交额1.41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