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政法文化 > 随笔感悟 >
孤寒萧瑟
www.zigongpeace.gov.cn 】 【 2024-01-22 17:05:52 】 【 来源:四川法治报

  □ 寒江雪

  

  杜甫草堂,久久伫立,为那尊雕像。这就是千古诗圣?清癯的面孔,瘦弱的身躯,紧锁的眉头,疲惫的神态。我没看到诗人惯有的飘逸,没看到诗人常有的深沉,更没看到诗人偶有的愤怒。如果没有基座上那句著名的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和下面若有若无的“杜甫”二字,我会以为这是一位不堪生活重压的秋风钝秀才抑或乡野老学究。

  

  风扫空庭,竹枝摇曳,望向他凄苦的面容、单薄的衣衫,顿起秋意深浓、峭风梳骨之感,脑海中蓦地闪出四个字:“孤寒萧瑟!”

  

  是啊,杜甫一生漂泊,诗风沉郁,直是郁郁不得志、穷困复潦倒的代名词。

  

  但谁又是天生的困顿之命呢?我们的诗圣青少年时也曾是英姿勃发、啸傲湖山的一时才俊呢!曾豪放自夸:“使昭明再生,吾当出刘,曹,二谢上。”志于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,“骁腾有如此,万里可横行”,“何当击凡鸟,毛血洒平芜”,何等的抱负远大啊!

  

  少年壮游,一首《望岳》,逸兴遄飞,豪气干云,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傲睨一切啊!

  

  游历长安,一首《饮中八仙歌》,酒酣耳热,洒落不羁!

  

  “时运不济,命途多舛”,前有口蜜腹剑的奸相当权阻路,后有狼子野心的安史祸乱朝纲。狼烟四起,沙尘蔽日,本该在昌明盛世的朗朗夜空里熠熠闪耀的文星黯淡了,壮年的杜甫被迫蛰伏,流亡、漂泊。“绝代有佳人,幽居在空谷。”养在深山人未识啊!“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”最终贫病交加地终老在湘江的一叶孤舟上。

  

  悲愤出诗人!折辱炼人生!人还在,志未泯,情还在,笔不停。所以,我们读到了“三吏三别”,所以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时,仍不忘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所以才有“济时敢爱死?寂寞壮心惊”。所以才有“初闻官军收蓟北,漫卷诗书喜欲狂”。那个时代造就了现在我们眼中的诗圣杜甫。

  

  盛唐时诗坛群星璀璨,诗仙李白、诗佛王维,家喻户晓。而老杜生前声名不显,身后却登坛封圣——是谓“迟来的正义”!圣,指对某种学问、技艺有特殊成就的人,品格智慧极高的人。圣是人,不是仙,不是佛,是有七情六欲的人。所以圣,在人间,在人间则有苦难,有不易!

  

  以唐的诗坛而言,仙者神思飘逸,佛者神韵淡远,圣者却是神情肃然。

  

  为仙者,须想得开,为佛者,必放得下,为圣者却要拿得起——那自然是想不开——想不开为何要疏离世事,放不下——放不下为何要远离众生。所以为圣者,注定了要奔波,要劳碌,要费神、费力、费心。

  

  所以李白为仙,在骑白鹿,遍访名山,飘逸!王维向佛,在水穷处,坐看云起,禅定!杜甫封圣,却在居茅屋,忧国忧民,悲苦!这是宿命,更是使命、追求!

  

  一直以来,不喜欢李白的跳脱,也不喜欢杜甫的沉郁,只喜欢王维的宁静。现在亦是如此!

  

  但遍历世事沧桑后,却蓦然间读懂了杜甫的悲悯,理解了诗圣的沉郁!

  

  仙、佛终究虚幻,于己求超脱,于世却无补。而圣者对众生苦难充满悲悯,落于笔端则不免沉郁。悲悯沉郁、孤寒萧瑟的表象背后则是一颗忧国忧民火热的心,是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,换得广厦万间庇寒士的济世情怀!

  

  如此孤寒是为众生之暖!如此萧瑟是为春花之艳!此圣者之所为,我没能做到,但不妨碍我对其敬仰,对其尊崇!

  

  木心评杜甫:“沉稳庄肃,永夜角声,中天月色。”如果再加上孤寒萧瑟,是否更准确些呢!

  

  (作者单位: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)


编辑:周子游
中共自贡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