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持续巩固深化城市管理执法队伍“强基础、转作风、树形象”专项行动,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管理执法理念,今年以来,自贡市城管执法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在全市开展“城管进社区”系列活动,有效打通社区治理的“毛细血管”,打造 “整洁、舒适、美丽”的社区环境,让群众生活更舒心、更安心、更顺心。
畅通渠道 确保民声“听得见”
今年以来,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,牢固树立“精心精细精致”城市管理理念,树牢“知民意、听民意、解民忧”的理念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畅通群众诉求渠道。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、城管投诉热线等,及时回应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建议意见,实现“接诉即办”。活动期间,累计回应诉求2427件。
通过开展“多元联动”例会、社区居民座谈会、商家联席会等方式,倾听社区、物业、居民等各方心声,收集社区群众急需解决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。活动期间,累计组织各类会议、座谈16场,收集群众诉求40余条。利用微信公众号、调查问卷等方式实现24小时区域全覆盖收集民意。活动期间,发放调查问卷900余份,收集群众诉求200余条。
办好实事 确保问题“解决好”
为强化为民服务理念,提升为民服务效率,市城管执法局以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抓手,扎实推进城管领域各项工作,切实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各区县综合执法局、高新区执法大队认真组织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,实施节假日“五清”行动,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。活动期间,累计10000余人参与大扫除,清运垃圾2400余吨。
如何能进一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、解决部分弱势群体就业需要、保障市容环境卫生秩序,市城管执法局持续对社区周边便民摊区、商家、农贸市场、校园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问题规范化治理,着力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。治理期间,规范占道经营1900余处,设置临时摊区42个,提供临时摊位1070个,解决1790余人临时就业问题。
同时,为保障市政设施安全运行,该局结合民生实事纵深推进人行道(含盲道)、病害井盖、公共厕所、市政路灯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日常维护,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安全出行环境,目前累计完成27座公厕新改建,18座公厕增设第三卫生间,37座公厕增设无障碍设施,19280余平方米人行道(含盲道)整治,1144个病害井盖治理。
互换角色 确保治理“同参与”
如何让广大市民增强其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同感,市城管执法局积极探索文明执法新模式,从群众需要出发,组织开展“城管体验”系列活动,不断丰富“城管进社区”活动载体,让广大市民走进城管、了解城管,形成城市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。邀请社区网格员、政法委工作人员、市民代表等观摩一线城管执法工作,现场了解执法理念、执法程序、执法方式等,感受严格规范、公正文明执法过程,提高对城管执法工作的认识。活动期间,共邀请220人参与执法观摩活动17次。
同时开展“城管体验日”活动,邀请商家、社区居民代表以“角色互换”的方式,同执法人员一道开展扬尘治理、占盲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巡查整治,通过亲眼看、亲耳听、亲手做,多角度、全方位、深层次理解城市管理工作,让城市管理工作更透明、更接地气、更获支持。活动开展以来,共组织285人参与18次“城管体验日”活动。
“我们还组织联勤联动活动,以‘城管+社区’形式,每个社区确定1至2名执法队员作为联系社区的网格长,定期开展巡查和走访活动。”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通过多形式的活动方式营造“人民城市人民管、管好城市为人民”的良好社会氛围,形成构建共建、共享、共管、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活动期间,联合巡查、走访183次,出动执法人员378人次。
建立机制 确保成效“管得久”
城市“三分建,七分管”。着力推行“步行城管”,固定每月第一周星期三为“每月步行日”,建立“每日巡查”“每周巡查”“每月督查”机制,细化每日工作清单,明确每周巡查重点,每月对辖区重点路段、社区进行督查,针对城市管理相关问题进行“现场办公”,做到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及时发现、快速处置、有效解决。活动期间,处置各类问题300个。
创新建立“1+1+1+1+1+N”(城管执法+环卫保洁+市政维护+第三方巡查+社区+其他共治力量)“多元联动”工作机制,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,构建“横向到边,纵向到底”的城市治理“共同体”,协调物业、公安、交警、市场监管、园林等部门和单位,组建责任区管理服务团队,把管理好城市作为共同目标,密织城管、环卫、市政、园林、交警、公安、物业及社区等基层人员的“大网”,形成部门联动、上下贯通的城市治理新机制。活动以来,划分多元联动网格103个,发动参与共治人员1220余人。
下一步,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将把“城管进社区”活动作为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的具体实践,深入推进“强基础、转作风、树形象”专项行动,突出精细城管,全面提升治理水平,突出法治城管,聚力打造执法铁军,突出安全城管,牢牢守住底线红线,将管理和服务前移,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,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