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份材料有缺失,必须马上补齐。”日前,记者来到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检察院案管大厅时,陶大艳正神情专注地反复核对一起刑事案件的受理材料。作为案管办的“把关人”,这样严谨细致的工作是她的日常。这位“90后”青年干警用7年多的坚守与奋斗,在检察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芳华。
专业筑基:从刑事检察到案管一线的淬炼之路
2018年,怀揣着对“检察蓝”的向往,陶大艳进入自流井区人民检察院。初到岗位,她从最基础的案卡填录学起,每天早来晚走,对着系统操作手册反复钻研,很快就熟练掌握了线上办案流程。在刑事检察岗位期间,她参与、协助办理刑事案件300余件。
2022年5月,在办理一起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件中,被害人刘晓雨(化名)被电信诈骗几百万元,其中5万元系该案嫌疑人利用自己的银行卡接收并转移犯罪所得,其在旁提供刷脸支付等帮助。由于嫌疑人系湖北省人,自身无法履行赔偿义务,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难以及时挽回,退赔工作面临较大挑战。陶大艳和同事们主动联系犯罪嫌疑人家属,多次与嫌疑人家属进行释法说理,阐明退赔对案件处理及嫌疑人悔罪表现认定的重要意义。最后,嫌疑人家属联系在四川本地的亲戚带来退赔款,成功促成5万元退赔款返还被害人,赢得当事人真挚感谢。“看到受害者拿到追回的钱,脸上露出笑容,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。”陶大艳回忆道。
同年,陶大艳转岗到案件管理岗位。面对全新的职能职责,她将《案件管理手册》翻得卷了边,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同志请教。为了掌握统一业务系统操作技巧,她常常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反复练习,直到深夜。正是这份刻苦钻研的劲头,让她迅速成长为案管岗位的业务骨干。
匠心履职:从全市标兵到全国能手的攀登足迹
2024年,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的号角吹响。得知自己将代表自贡检察参加第三届全省检察业务管理竞赛时,陶大艳既兴奋又倍感压力。备赛期间,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,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。
“那段时间,她就像着了魔一样,连吃饭都在背题。”同事祝艺回忆说。在全省竞赛现场,面对复杂的案例分析和专业提问,她沉着应对,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“第三届四川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”称号。
载誉归来的陶大艳没有丝毫懈怠,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全国竞赛的准备中,与备赛团队成员一起整理了50张思维导图、100道简答题、1200道选择题。随后,在全国赛场上,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经过综合业务知识测试、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测试等重重考验,最终荣获“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”称号。领奖时,陶大艳动情地说:“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,是大家的支持和帮助,才让我走到了这里。”
情怀担当:从竞赛场上到案管岗位的能力迁徙
“参加竞赛不仅是为了拿奖,更是为了提升能力,更好地服务工作。”陶大艳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回到工作岗位后,她将竞赛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。在案件受理环节,她严格把关,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依程序退回公安机关3件。在流程监控方面,她通过开展专项监控,发现文书不规范、法律条款不准确等问题20余个。她还积极参与单位数字检察模型研究,和团队一起研发的 “遗漏数罪并罚法定情节监督模型”获得全省三等奖。
“小陶工作特别认真负责,有一次为了核实一个数据,她连续加班,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。”案管办主任杨进深切地说道。在陶大艳和同事们的努力下,自流井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工作始终保持在全市一流方阵。
从基层案管干警到全国能手,陶大艳用奋斗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检察人的使命与担当。如今,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征程中,她以永不懈怠的姿态,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检察人的华彩篇章。